世界各地最特別的情人節習俗
提到情人節,你或許會想到玫瑰花、巧克力和燭光晚餐——但並非所有地方都這樣過!
在世界的不同角落,2 月 14 日(或其替代節日)展現出各式各樣的創意與幽默,讓愛的表達方式超越了丘比特的箭。
以下是一些 最獨特又最有趣的情人節習俗,帶你環遊全球的浪漫風情。
1. 南韓 – 十二個月的愛情節
在南韓,愛情不僅僅屬於 2 月 14 日——每個月的 14 日都有不同的戀愛主題!
2 月 14 日(情人節):女性送巧克力給男性。
3 月 14 日(白色情人節):男性回禮,多為糖果或小禮物。
4 月 14 日(黑色情人節):單身者聚在一起吃 黑色炸醬麵(짜장면),共度「孤單日」。
💡 特別之處: 這樣的「情人節系列」持續一整年——還有「親吻日」、「擁抱日」甚至「音樂日」,戀愛成了生活節奏的一部分!
2. 丹麥 – 雪花花與匿名詩信
丹麥的情人節雖然是 1990 年代才流行起來,但充滿趣味。
習俗: 情人或朋友之間會互贈 壓製的白色花朵(雪花花)。
特別之處: 男性會寄出匿名的 「gaekkebrev」(戲謔詩信)——押韻的搞笑詩,只以幾個點代替署名。
若女性猜出寄信人身分,就能在復活節收到一顆巧克力蛋作為獎勵。
3. 日本 – 巧克力的愛情經濟學
日本的情人節制度可說是世界上最精緻的之一。
習俗: 在 2 月 14 日,女性送巧克力給男性——
「義理巧克力」(giri-choco) 給同事,
「本命巧克力」(honmei-choco) 給真心喜歡的人。特別之處: 一個月後的 3 月 14 日「白色情人節」,男性要回禮,而且價值通常要是原來的三倍。
4. 愛沙尼亞 – 友誼至上
在愛沙尼亞,情人節被稱為 「Sõbrapäev」,意思是「朋友節」。
習俗: 這一天慶祝 各種形式的愛——浪漫的、友情的、家庭的。
特別之處: 朋友之間會互贈禮物或卡片,有時還會一起搭乘 「友誼巴士」 遊玩。
單身者也能盡情參與,因為這一天屬於所有人。
5. 威爾斯 – 愛情湯匙
威爾斯擁有一項可追溯至 17 世紀的古老浪漫傳統。
習俗: 男性會手工雕刻 木湯匙 送給心儀的對象。
特別之處: 每個雕刻圖案都有含義——心形代表愛情,鑰匙代表信任,車輪象徵支持。
如今,「愛情湯匙」仍在情人節與婚禮上廣受歡迎。
6. 加納 – 全國巧克力日
在加納,情人節同時也是 「全國巧克力日」,因為該國是世界主要可可產地之一。
習俗: 民眾以 巧克力主題的節慶、美食與音樂 慶祝。
特別之處: 這不僅是浪漫節日,也是推廣本地可可文化的國家驕傲。
7. 斯洛維尼亞 – 情人節是農夫節
在斯洛維尼亞,情人節(稱為 Zdravko)象徵 春天與農耕季的開始,而非純粹的戀人節。
習俗: 傳說這一天,鳥兒會互相求婚並築巢。
特別之處: 情侶們會拜訪 聖瓦倫丁教堂,多位於鄉間,形成結合自然與朝聖的浪漫之旅。
8. 菲律賓 – 集體婚禮
在菲律賓,情人節是 最受歡迎的結婚日之一。
習俗: 政府或地方單位常舉辦 大型集體婚禮,數百對新人一同宣誓。
特別之處: 整個社區一起見證愛情,分享蛋糕、音樂與喜悅——充滿公共浪漫氣息。
9. 南非 – 將愛「釘」在袖子上
南非的情人節延續了古羅馬的 盧珀卡利亞節 (Lupercalia) 傳統。
習俗: 女性會將 暗戀對象的名字寫在紙上,別在袖子上。
特別之處: 這種「把愛穿在袖上」的方式,有時真的會讓暗戀變成戀愛!
10. 芬蘭 – 友誼卡與匿名愛慕
在芬蘭,情人節被稱為 「Ystävänpäivä」,意為「朋友節」。
習俗: 人們會向 朋友與同事 送卡片與小禮物。
特別之處: 還有一項浪漫傳統是 「匿名仰慕卡」,不署名,讓收信人猜測是誰送的——增添一點神秘與甜蜜。
11. 巴西 – 六月的戀人節
巴西並不在 2 月 14 日慶祝情人節,而是在 6 月 12 日 舉行 「戀人節」(Dia dos Namorados)。
習俗: 情侶互贈禮物、花與巧克力,並參加繽紛的街頭慶典。
特別之處: 隔天是 聖安東尼節,他是婚姻守護聖人,單身者會祈求找到理想伴侶。
12. 中國 – 七夕節
中國的浪漫節日並非情人節,而是 七夕節,落在 農曆七月初七。
習俗: 節日源自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。
特別之處: 傳統上,女子會展示 巧手刺繡或手工藝,而情侶則在星空下祈求長久的愛。
Just Bloom花店
從日本的「巧克力外交」到威爾斯的愛情湯匙,再到愛沙尼亞的友誼節,情人節在世界各地展現出愛的多樣樣貌。
無論是浪漫、幽默或集體的形式,這些文化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:
愛,無論何種形式,都值得慶祝。